物流成本的概念
A. 物流的總成本概念是什麼
物流總成本是指實現物流需求所必須的全部開支,它是有效管理物流過程的關鍵回.也就是對物答流成本的計算.拆卸時間越長,表明該結構的復雜程度越高,產品的拆卸性能差。
方法一
根據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活動來分類。
一個學界普遍認同的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概念性公式為:
企業物流總成本(Total
Logistics
Costs)=運輸成本(TransportationCost)+存貨持有成本(Inventory
Carrying
Cost)+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
Administration
Cost),現實中,中國企業物流總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較淡薄,往往只關心直接的倉儲和運輸成本,而不考慮存貨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方法二
基於ABC管理原理的物流總成本計算的概念性公式:
物流總成本=物流費用+所動用的物流服務資產的總價值×資產佔用費率,雖然這一類方法為人們研究物流總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因為這個公式也僅僅是一個概念性公式,其實際應用離物流成本管理實踐的要求還存在相當的距離。
B. 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急~~~~~)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control)是對物流相關費用進行的計劃、協調與控制。物流成本管理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對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說是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
特徵
由於物流成本沒有列入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如不進行特別計算,不容易把握。
物流成本冰山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早稻田大學的西澤修教授提出的。西澤教授指出,盈虧計算書中的"銷售費和一般管理費",欄中記載的外付運費和"外付保管費"的現金金額,不過是冰山之一角。
因為在公司內部占壓倒多數的物流成本混入其它費用之中,如不把這些費用核算清楚,很難看出物流費用的全貌。物流成本的計算范圍,各公司均不相同,因此無法與其它公司比較,也不存在行業的平均物流成本。因為外付物流成本是與向公司外委託的多少有關,因些不能進行比較,即使比較也沒有什麼意義。
物流成本中,有不少是物流部門無法控制的。如保管費中就包括了由於過多進貨或過多生產而造成積壓的庫存費用,以及緊急運輸等例外發貨的費用。
從銷售方面看,物流成本並沒有區分多餘的服務和標准服務的不同。如物流成本中,多包含促銷費用。
物流成本這間存在效益背反規律。在物流功能之間,一種功能成本的削減會使另一種功能的成本增多。因為各種費用互相關連,必須考慮整體的最佳成本。
物流成本削減的乘法效應
假定銷售100億日元,物流成本為10億日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億日元,就可得到1億日元的收益。這個道理是不言自明的。現在假定物流成本占銷售金額的1%,如物流成本下降1億日元,銷售金額將增加100億日元。這樣,物流成本的下降會產生極大的效益。
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動的整體為對象的,是唯一基礎性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數據。可以說物流成本,是進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礎。
C. 社會物流成本的構成內容有哪些
社會物流成本又稱宏觀物流成本,是指全社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為消除時間和空間障礙而發生的有價值的商品運動和靜止行為所耗費的成本開支總額。
社會物流成本的構成內容:
社會物流成本是核算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物流總成本,是不同性質企業微觀物流成本的總和。事實上,一個國家物流成本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經成為衡量各國物流服務水平和物流發展水平高低的標志。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物流成本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視,已經對物流成本持續進行了必要的調查與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收集系統,並將各年的資料加以比較,隨時掌握國內物流成本變化情況以供企業和政府參考。
目前,各國物流學術界和實務界普遍認同的一個社會物流成本計算的概念性公式為:
社會物流總成本=運輸成本+存貨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基於這個概念性公式,可以認為,社會物流成本由三部分構成:運輸成本、存貨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對社會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較為遲緩,直到200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及核算表式(試行)》的通知後,相對完善的社會物流成本統計計算體系才面世。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關於組織實施《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及核算表式(試行)》的通知以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關於組織實施《社會物流統計制度及核算表式(試行)》的補充通知,我國的社會物流總費用是指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方面用於社會物流活動的各項費用支出。其內容包括:支付給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物流環節的費用,應承擔的物品在物流期間發生的損耗;社會物流活動中因資金佔用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社會物流活動中發生的管理費用等。具體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和管理費用三部分內容。
1)運輸費用
運輸費用是指社會物流活動中,國民經濟各方面由於物品運輸而支付的全部費用。它包括支付給物品承運方的運費(即承遠方的貨運收人);支付給裝卸搬運保管代理等輔助服務提供方的費用(即輔助服務提供方的貨運業務收入);支付給運輸管理與投資部門的,由貨主方承擔的各種交通建設基金、過路費、過橋費、過閘費等運輸附加費用。用公式表示為:
運輸費用=運費+裝卸搬運等輔助費+運輸附加費
具體計算時,根據鐵路運輸、道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不同的運輸方式及對應的業務核算辦法分別計算。
2)保管費用
保管費用是指社會物流活動中,物品從最初的資源供應方(生產環節、海關)向最終消費用戶流動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除運輸費用和管理費用之外的全部費用。其內容包括:物流過程中因流動資金的佔用而需承擔的利息費用,倉儲保管方面的費用;流通中配送、加工、包裝、信息及相關服務方面的費用,物流過程中發生的保險費用和物品損耗費用等。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保管費用=利息費用+倉儲費用+保險費用+貨物損耗費用+信息及相關服務費用+配送費用+流通加工費用+包裝費用+其他保管費
3)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社會物流活動中,物品供需雙方的管理部門,因組織和管理各項物流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報酬、辦公費用、教育培訓、勞動保險、車船使用等各種屬於管理費用科目的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管理費用=社會物流總額×社會物流平均管理費用率
其中,社會物流平均管理費用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物品最初供給部門完成全部物品從供給地流向最終需求地的社會物流活動中,管理費用額占各部門物流總額比例的綜合平均數。
D. 物流成本的構成
流通領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庫存/運送成本、運輸成本、發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和管理費用,其中:庫存/運送成本:利息、倉儲、稅收、折舊、殘損、人力和保險費用;運輸成本:貨運成本(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管道);貨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管理費用:Ax(庫存成本+運輸成本,A為一常量,其取值范圍視具體情況而定)。
E. 物流成本是什麼意思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F. 物流成本是什麼意思
物流成本指產品在空間位移(含靜止)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具體地說,它是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各個活動中所支出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總和。
物流成本也就是與物流相關的開支、花費,或物流活動的最基本的費用。也可以這樣講,要想管理好物流,就要管理好物流成本,然而管理好物流成本並不等於管理好了物流,因為物流成本管理並非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過對物流成本實態的掌握、分析和研究,達到管理物流的目的。
管理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是對物流成本本身的管理,後者是對物流整體的管理,出發點不同,本質上也有根本的區別。如果以為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物流成本的話,就可能只在計算物流成本上下功夫,把計算物流成本當成目的。這樣,雖然弄清了物流成本,但不一定知道怎樣利用。而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實質,是把成本作為一種管理物流的手段,並把物流成本作為衡量和評價企業各項工作的標准、尺度,把物流工作放在同一標准和尺度下,去比較和分析,就會明顯地發現企業物流活動中哪些環節存在問題,以便有目標地解決問題。
G. 物流成本核算的概念
物流成本核算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回明確。
2)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答算方法不明確。
3)物流成本核算與管理沒有超出財務會計的范圍。
4)物流成本核算的標准不統一。
5)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
H.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1)以時序觀點來看物流成本管理可以正確地觀察成本的變化情況或與其它公司、其它行業進行比較。
(2)制訂物流活動計劃,為了進行調控或評估。
(3)更好地進行物流管理,向高層管理幹部提供物流情況,在公司內部提供員工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
(4)指出應由銷售或生產部門負責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動。
(5)了解並評估物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序。
(6)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變化或改善物流狀況的模型。
(8)物流成本的概念擴展閱讀:
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問題
(1)計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為減低成本。因此,高層領導的注意力也必然在這一方面。
(2)物流部門向高層管理人員報告的物流成本,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沒有向他們或生產、銷售部門提供有關物流成本的確切的有價值的資料。
(3)各個企業計算物流成本的范圍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業卻偏偏要做對比,並因此而時喜時憂。
(4)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專業人員或銷售、生產部門)。
(5)降低物流成本的問題只是靠物流部門去解決,而沒有與生產和銷售部門共同研究解決。
(6)沒有注意到機構之間的壁壘,如支店之間的壁壘已成為降低成本的阻礙,有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沒有認真解決。
(7)沒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統,只是企圖在過去物流系統的基礎上,降低物流成本。
(8)還沒有正規的負責物流會計的專門人員和機構。
I. 物流成本都有哪些構成
物流成本的構成:
分析企業物流成本時,一般按物流所處領域的不同將企業分為兩種類型:流通企業物流和生產企業物流,相應的物流成本也可分為流通企業物流成本和生產企業物流成本。
1、流通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流通企業物流成本是指在組織物品的購進、運輸、保管、銷售等一系列活動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貨幣表現。其基本構成及分類如下:
(1)人工費用。如企業員工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費等。
(2)營業費用。如運雜費、能源消耗費用、設施設備折舊費、保險費、辦公費、差旅費以及經營過程中的合理消耗(如商品損耗)等。
(3)財務費用。如支付的貸款利息、手續費、資金的佔用費等。
(4)管理費用。如行政辦公費、差旅費、稅金等。
(5)物流信息費。如硬體費用、軟體費用、維護費等。
2、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生產企業主要是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各種產品,為了進行生產活動,生產企業必須同時進行有關生產要素的購進和產品的銷售,同時,為保證產品質量,並為消費者服務,生產企業還要進行產品的返修和廢物的回收。因此,生產性企業的物流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供應、生產、銷售、回收等過程中所發生的運輸、包裝、保管、配送、回收方面的成本。與流通相比,生產企業的物流成本大都體現在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之中,具有與產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其物流成本的基本構成及分類如下:
(1)人工費用。人工費用是指企業從事物流工作的員工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費。
(2)采購費用。如運輸費、保險費、合理損耗、采購人員的差旅費等。
(3)倉庫保管費。如倉庫的維護保養費、搬運費。
(4)營業費用。營業費用是指在物流活動中的能源、材料消耗費,辦公費,差旅費,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等。
(5)物流設施、設備維護和折舊費,倉庫的折舊費。
(6)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費用是指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如銷售活動中的運輸費、保險費、搬運費、裝卸費、倉儲費、配送費等。
(7)物流信息費。如物流硬體費用、軟體費用、維護費用等。
(8)財務費用。如物流活動中的貸款利息、手續費、資金佔用費等。